2016年12月18日 星期日

2016年高雄市社大學習交流會 社大學習心境界-看見學習的發生與發展

蔡佳蓉
在教學中學習~ 還記得剛返鄉初期的我,當時只專注在農事的學習與耕作上,在偶然機會聽到一則社區里長的廣播,改變了我的一生,也讓我在學習路上展開農村的奇幻之旅~當時開始參與旗美社大的第一門課程就是廣林解說班,透過老師的規劃安排,對自己生活的社區有深入的了解與認識,隨著了解的程度越深,想認識的面相就越廣;有如好朋友般的探課員,開始協助同學為自己打開學習之路,每學期調查同學們想上的課程,緊接著邀請老師來上課。這樣的上課模式有別於過去學校嚴肅死板的體制,我開始接受到多元的資訊,也找到了自己的方向與發展空間,更開心的是~同學間也因各自的發展方向不同,而有了更多的合作機會,彼此也可互相學習成長。在這樣互相扶持學習成長的環境中,加上社大開放的態度,讓我有機會由學員成為講師,將自己所學貢獻給其他人,由於自己是從學員一路成長過來,也較能拿捏身為學員會遇到的困擾,進一步提供學員所需要的協助。 感謝旗美社大的培育與支持,讓我累積了許多的學習及教學經驗,但也在因緣際會下收到鳳山社大的邀請,開了一門客家飲食文化課程—瀰濃滋味,說實在的,剛接下來時,心中有很大的憂慮,想透過飲食的部分讓高雄的朋友對美濃的文化有更進一步的認識,但對不擅長料理的我,真是一大考驗。陸續請教了幾位美濃的朋友,也跟先生討論了許久,終於有了明確的方向,客家文化方面是我強項的部分,但對於料理實作,相較就弱許多;過程中,幸好有幾位學員本身就擅長料理,因此在實作時,我反倒像學生般跟幾位經驗老到的學員請教,學到了許多寶貴的經驗,這讓我深刻體會到教學相長的好處,也是對彼此的貢獻。 雙重身分的自己也會去思考自己的動力是甚麼?對我而言,我想應該就是求知的慾望與對他人的貢獻。會選擇到社大上課最主要是因為是自己有興趣的課程,同時也是可成為生活技藝,因此學來就會特別有勁;但教學授課就是件神奇的事,表面上看來我是講師,但在教學的過程,透過與學員的互動、看到學員的成長,對我而言也都是學習的元素,透過這樣的學習經驗,可以讓我往後的教學更加有效率與豐富,簡言之~就是不管是當學員或是講師,都是件開心快樂的事情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